夏季炎熱燒肉怎樣煮?安迪自動蒸煮鍋 中國地廣人杰,從來都不曾缺少美食,有的美食也許外地人一輩子都不會遇到,但是每個地方有屬于自己的特色美食文化,比如山東濰坊諸城,雖然只是一個小縣城,但是這里有外地人做不出來的特色美味,燒肉。燒化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東漢時期,公元 鄭板橋有一首詩歌贊頌的美味就是諸城燒肉。
大魚買去送財來,巨口銀鱗曉市空,更有諸城來美味,西施舌進玉盤中。--濰縣竹枝詞四十首 一年四季 諸城的大街小巷多彌漫著燒烤的味道,諸城的燒肉擁有工藝,諸城燒肉的特點就是先煮后烤,首先將洗凈的食材 放入湯鍋中,煮到皮肉熟透但又不散不爛的程度,此刻湯汁中的鮮味都已收入肉中, 其中的火候全憑廚師的經(jīng)驗,撈起來涼透之后,就進入下一道工序,燒烤。
這時,雖然佐料只是一把紅糖,但是相當(dāng)有講究,合用的就是古法熬制的紅糖,有時候為了增加香氣 會在紅糖里放一把小米,將紅糖撒入鍋底以后,把熟肉烘烤成醬紅色,由于源于民間 諸城幾乎人人會做燒肉,諸城人熱情好客,每逢客至,餐桌上的就是燒肉,不過千百年來沒人能說出諸城燒肉的古法廚藝。1967年春天,諸城前涼臺村,東漢太守孫琮的墓葬被發(fā)現(xiàn),出土文物《庖廚圖》 石刻畫像,描繪了東漢時期諸城燒肉的制作場景,畫像上大戶人家宰牲,烹飪,釀造的過程鮮活生動,有人殺豬宰雞,有人劈柴燒火劈柴掌勺,而為忙碌的就是燒肉有人傳遞有人扇火,有人燒烤,《庖廚圖》成為諸城燒肉早史料,也成為諸城市博物館充滿生活氣息的珍貴文物,諸城人在得到流傳近兩千年的燒肉史料后,開始琢磨更多的燒肉制法,作為原始的烹飪技術(shù),燒烤源自民間,傳與鄉(xiāng)土,原本其平凡的燒烤,在一代代諸城人手里做出了花樣,看似不傷大雅之頭的豬頭、豬蹄、豬內(nèi)臟等下貨經(jīng)過廚師的精烹細作,很快就色香味俱全,而鄭板橋的西施舌進玉盤中說的就是燒肉中的豬舌做成的,而小編喜歡的就是燒肉中的豬大腸,蘸上蒜汁,是聚會餐桌中的美味佳肴。 那么諸城人在烹飪蒸煮燒肉的時候,用的是什么鍋呢?普通家庭用的是老式大鐵鍋,生火,蒸煮,然后撈出放上紅糖,篦子,把肉碼放整齊,然后蓋上鍋蓋用慢火烘烤,大約半小時后燒肉顏色就會變成亮紅色,這樣的燒肉就制作好了。那么如果是餐飲店呢,或者批發(fā)商他們是如何大批量制作蒸煮燒肉呢,肯定用不一樣的蒸煮鍋, 這樣的煮肉鍋熱效率很高,比傳統(tǒng)家用的火燒煮肉提高近十分鐘,利用電加熱蒸煮,還可以有高壓鍋蓋入味更快,是煮肉中的利器。當(dāng)然煮肉結(jié)束之后還要晾干,煙熏。煙熏這一步就更重要了,需要大型的煙熏爐去烘烤,很多風(fēng)味雞,烤雞,豬蹄都是這樣加工而來的。是不是很神奇。
|